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在明顯「少子化」的台灣社會,每對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從學習環境、衣著飲食,爸比媽咪無不希望能夠符合孩子的期望。
正因為「滿滿的愛意」作祟,每當孩子為了要達到某種要求而使出「撒嬌、哭鬧」等招數時,往往令父母無奈地就範,例如:華麗的芭比娃娃、昂貴的電子遊戲……等等,而其中影響最鉅者,則是三不五時的炸雞、漢堡、甜飲料,造就了不少小胖哥、小胖妹!
你的孩子吃的是熱量還是營養?
當代現況
愛吃速食、甜品的孩子成績差!
根據衛生署與董事基金會合作的調查,發現國小學童的學習能力跟飲食習慣有關係。研究發現,不喜歡營養性食品(如:蔬果類、奶蛋魚豆類…等),或喜歡高糖高油的高熱量空卡食品(如:油炸食品、速食麵、甜點、飲料、冰品、糖果零食等)的小朋友,成績明顯較差;而若同時具備這兩項偏差的孩子,其學習能力不良的現象最為顯著。
高油、高鹽、高糖飲食,從小氾濫!
由這項調查往下延伸到托兒所提供給幼兒的點心,有四成二的托兒所為了投學生之所好,每天兩餐點心裡,至少有一餐會提供薯條、雞塊、酥派類等高油脂、高鹽分的餐點,如果再加上配餐的飲料—可樂、奶茶、紅茶……等高糖份的飲品,長期吃下來,孩子不發胖也難!
專家觀點
二到五歲,是培養孩子均衡飲食的關鍵期
二歲至五歲,是孩子開始接觸各類食物、形成食物喜好的關鍵時期,透過接觸各種食物的機會與次數,進而發展出對食物的喜好及判斷,進而養成延續終生的飲食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這時養成孩子不偏食的飲食習慣,千萬別輕忽孩子對不健康食物喜愛的隱憂喔!
油份、糖份少攝取,健康多更多!
現在的小孩普遍熱量過剩,但營養卻不夠,就是偏食習慣惹的禍!如果未加以導致,就很容易導致未來慢性病的發生,如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症等等。依照衛生署建議,四歲至六歲的兒童,每日總熱量攝取不應超過1650大卡,油脂提供的熱量占25%,所以小朋友一天油脂攝取量不應超過46克,糖不應超過41克。
點心應該怎麼吃?
如果家有就讀幼稚園、小學的孩子,家長一定會發現,只要一放學回家,孩子就會喊餓,然後著手東翻西找尋覓零食來填飽肚子。對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吃點心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只要能「止飢」的食物就可以當點心呢?聽聽專家對「點心」的認定吧!
「點心」的價值與功能
營養專家表示,由於兒童的胃比較小,一次無法吃很多食物,若僅吃三餐則較難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和熱量,因此除了三餐之外,給予1至2次的點心是有必要的。專家建議,將「點心」視為「份量較少的正餐」,因此要準備同時含有適當熱量與營養素的餐點,才是好的點心。
準備點心,你可以這樣做…
1. 跟學校溝通點心供應的準則
雙薪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安親班或托兒所,因此孩子所吃的點心就都由園方供應。建議家長可以花點時間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都吃些什麼樣的點心,如果餐點多半過油、過鹹或過甜,可以與校方進行溝通,建議給些比較天然且健康的食物。
2. 自己準備愛心餐點
自己幫孩子準備點心當然是最理想的,其實只要一點點慧心巧思,不必花太多時間就能讓孩子吃到美味、健康兼顧的食物喔!下列這幾種簡單營養又健康的點心組合,提供給媽咪參考。
1. 健康三明治
用兩片全麥吐司夾上蕃茄片、起司片、小黃瓜片、少許洋蔥絲、一片火腿,切成小塊再插上牙籤,就成為秀色可餐的健康三明治了。如果不想讓孩子吃校方的點心,也可以將三明治裝成餐盒給孩子帶到學校,再配上一小盒鮮奶,孩子既能吃得飽,營養也不虞匱乏!
2. 水果沙拉
這道點心更簡單,將各色水果切成丁放到餐盒裡,再帶上一小罐優酪乳,要吃的時候倒一些優酪乳於水果上即可。如果怕不夠飽,再配上幾片蘇打餅乾也可以。
叮嚀
除了點心的準備要兼顧飽足感與營養之外,父母更要從平常進餐時就培養孩子不偏食的習慣,而「以身作則」與「原則溝通」最為重要。孩子成長於家庭中,只要父母自己對各種食物都喜歡吃,並且鼓勵孩子吃,自然孩子就不挑食;另外,家中儘量不存放零嘴,才不會影響正餐的食慾。其實,為人父母只要從生活細節多用心,孩子的營養攝取就不會偏廢了!
fr.: BabyDJ媽咪報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