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社區化 不同體制不同調
記者陳怡樺專題報導
92學年將結束,推行一年的「高中職社區化」OK不OK?超過300位來自北市各公私立高中職代表13日齊聚劍潭活動中心,召開93學年度「推動工作研討會」,會場上不論是專題論壇或綜合討論時段,只見各技職學校代表口沫橫飛地分析各校經費工作、分配資源,但普通高中代表則以低頭不語的態度回應,可略窺不同體制學校對此計畫無法聚焦的窘況。
為鬆綁升學主義,鼓勵學生就近入學是「高中職社區化」本意,除家長是左右學生選校最大關鍵外,「明星學校」老師根深蒂固的本位主義,更是計畫推動未顯成效主因。擔任總召學校的大安高工實習主任楊泯榕會後受訪表示,幾次研討會中,各校行政代表皆對計畫樂觀其成,但每每回到學校進行宣導時,部分公立高中老師反彈聲浪特別大,讓計畫牛步進行。
楊泯榕強調,各校應放棄本位主義,以學生的權益為優先,盡速達成「大型綜合高中」的願景。他指出,景美女中及萬芳高中開辦「英文寫作」的課程,還有木柵高工與景文高中開辦的「計算機概論」等師資共享的例子都是值得其他學校參考學習。他指出,資優班仍有其存在的必要,而此計畫並非要摘掉明星學校的光環,而是利用跨校開課方式,讓資歷深老師支援師資弱的學校,獲利的仍是學生,何樂而不為。
對於有人批評明星高中不願放棄光環,落實師資相互支援,達成課程資源社區化目標,某公立高中教師代表大吐苦水表示,高中生及高職生的入學成績不同,升學路徑也大不相同,如何讓學生共同學習,令人費解。他解釋,以升學為目標的高中生,天天滿堂,考試前連體育課都被借走,實在沒有其他時間來「消受」教育部的好意,況且課業第一的高中生,對於技職學校開辦的技術課程興趣實在不高。
該名公立高中代表也提到,學校曾開設跨校選修課程,並為了配合學生程度分班上課,老師工作量增加不說,來選修的職校學生上不到兩堂課就直呼跟不上進度,不想修了。
從兩年前推行「學園制」,到93學年度將落實的「社區化」,私立文德女中教學組長吳文維表示,過去的試辦的學區範圍小,各校間都建立不錯的合作關係。她舉例說明,與文德女中緊一牆之隔的內湖高中,步行不到10分鐘,內湖高中開設「生物專題」,而文德女中開辦「法語課程」相互交流,成效不錯。但是吳文維指出,將來把北市劃分為三大區塊,在學區範圍擴大的情況下,學校恐難以配合。
正當「高中職社區化」如火如荼地進行,學生「社區化」高達9成的北市薇閣中學,對跨校修選持保留態度。教學組組長劉慶隆表示,由於校薇閣中學採直升制(幼稚園到高中),學生大都來自鄰近地區,而且學校老師課程多是滿堂,實在挪不出時間參加計畫。
fr.: 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