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暗夜哭泣
【明明(高市讀者)】
「赤子心可懂慈母淚」一文,對過動兒母親的辛酸有很深刻的描繪。我家也有過動兒,為了孩子,我和先生屢有爭執,一度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他認為我對孩子管教太嚴、耐性與愛心不夠,而身為過動兒的母親,我不單要忍受旁人的異樣眼光,連親密伴侶竟也指責我。我曾經度過一段憂鬱歲月。我不敢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擔心孩子出狀況,遭人指點;也怕事後我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惡言相向。
好幾次看著孩子沉睡時天使般的臉孔,我流淚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可是孩子醒來,卻如魔鬼般難周旋。
我滿腹苦水,但枕邊人卻無法理解體諒。我承認自己愛心與包容力有限,我多麼渴望另一半能給我鼓勵的言語,支持我有勇氣長期奮戰。
教會裡有位姊妹注意到我憂傷的面容,經常打電話來關懷我,有時也來家裡探望。她不談長篇大論,只是陪我談心,聽我吐苦水,然後帶我一起禱告。她常以聖經的話來安慰我:「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感謝她適時扶我一把,助我走出自怨自憐的情緒深淵。我漸漸能克服街坊的說三道四,並試著以平常心看待孩子。
我走過暗夜哭泣的歲月,深知未來路途依舊崎嶇。家有過動兒,夫妻更需同心,彼此打氣,以鼓勵代替指責。
【2004/05/17 聯合報】
fr.: http://udn.com/NEWS/LIFE/X1/2025028.s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