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Thursday, May 13, 2004

教學就在指掌間

編譯 王湘菁(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辛辛那提大學法學教授保羅‧卡隆使用「他們」來打破教室裡的「沈默的沙漏」。對肯特州的會計學老師溫蒂‧提茲來說,「他們」是一種用來激發學生合作的方法,此外,「他們」對教室裡的互動也有助益。印第安那大學社會學教授梅麗莎‧王爾德表示,「他們」幫助班上學生對上課的主題有連結的感覺。

對於這些以及美國其他教授而言,這個最新的輔助教具是個接在電腦上的小型無線鍵盤。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不是把手舉起來,而是按下手中鍵盤,結果會出現在教室前面的螢幕上。

按傳系統溝通無礙

有些人遲疑是否要捨棄這個小型無線鍵盤,他們認為像這樣新奇的事物與其運用在課堂上,應該更適合用在玩電視遊戲的時候;然而,使用這些小型無線鍵盤的老師卻說,他們的教室變得生氣勃勃。生性害羞的學生別無選擇,只能跟著參與,但老師們表示,以往「萬事通」的學生因此失去了過去在課堂上壟斷全場對話的權力。

王爾德教授透過讓學生回答選擇題的方式,來衡量學生是否完全了解她的重點,並根據他們的回答來調整講課內容。

也許,更深一層而論,不管怎麼說,王爾德教授透過這種小型鍵盤,讓一個4百名學生的班級,頓時成為一個社會學的實驗室。

本學期開始,她讓班上學生利用這種小型鍵盤來回答許多個人基本資料,其中包括他們的種族、家庭收入以及政治立場。拜按鍵科技所賜,她可以迅速地蒐集數據。在下一堂課的時候,王爾德教授公布了上次調查的結果;與美國整個國家的平均值相比較之下,該班很富裕的學生有3倍之多,而很窮的學生卻只有1/5而已。

王爾德教授說:「學生們對此感到非常驚訝,並且試著去找出原因。過了2、30分鐘後,整個氣氛都熱了起來。」

王爾德教授補充說:「基本上,我讓他們自己去研究社會學。」

就外觀和功能而言,這項按鍵裝置很像電視遙控器,它能夠傳送紅外線信號到教室前面的接收器。接收器連結電腦,由電腦顯示分析這些反應。得到的數據可藉由頭頂的投影機來呈現,結合空白表格程式(spreadsheet)或是張貼在班級網站上。學生的回應是匿名的,但是對教師來說,還是可以藉由按鍵的序號分辨學生身分。

王爾德教授承認,因為她可以找出每個答案背後的人是誰,所以,確實有濫用的可能。王爾德教授表示,她向學生保證過,對於她所進行的敏感問卷調查,「我將不會把序號和他們的名字串在一起。」她說,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到抱怨。

有效提昇學習效率

而相反的,學生漸漸地開始愛上這個按鍵的裝置。自從1月開始,Tietz 訇瞻w經在俄亥俄州內的肯特州立大學的3個管理會計學的班級運用了立即投票。在一個及時問卷當中(當然是用按鍵裝置來操作),她發現有71%學生說他們喜歡使用按鍵裝置。

在肯特州教會計學的教授溫蒂‧提茲,原本是利用這種按鍵裝置維持學生注意力,但她也找到別的好處。提茲表示,由於採取強勢的作法迫使學生有所互動,學生更能被激發,而試著找出正確的答案。提茲表示:「我相信這種小型鍵盤徹底改革了我的班級。」

今年大三的佛洛德修了提茲的課,她說,因為透過按鍵的使用,不斷重複同樣的資訊,而這使她較能掌握一些概念。

印第安那大學大一新生比利克表示:「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可不是一些前人在5年或10年前所寫的統計資料,而是10分鐘前才蒐集得來的東西。因為提供這些資訊的人就坐在你身旁,因此變得更有趣了。」

佛洛德說,,她很容易將這種小型鍵盤與別的小玩意兒搞混了。前不久,在歷經數小時的課之後,她筋疲力竭地回到家中,由於當時很累,她居然把這項按鍵裝置當成搖控器對著電視轉台。

企業看好行銷推廣

德州「數位教學公司」副總裁達倫‧沃德說,該公司已經販售了12萬5千台左右的按鍵裝置給450所以上的大學使用,另外,也有賣給小學和中學,主要是作為考試用途的。「EduCue」是「數位教學公司」最主要的競爭者,它也販售了約20萬台的按鍵裝置,其中半數是在去年賣出去的。這種按鍵裝置平均要價5塊錢美金,而且大部分的情況是,學生會在購買教科書的同時一起購買。事實上,著名的麥格羅‧希爾出版商也有銷售「數位教學公司」的設備給各大學,並且將他們與教科書包裝在一起。

「數位教學公司」的副總裁沃德反駁這種裝置類似遊戲機的說法,他強調,當老師開始使用這種小型按鍵裝置後,學生出席率已經大幅提升了。

辛辛那提大學的卡隆教授在財稅法和地產法課堂中使用了這種小型按鍵裝置,他非常同意這項裝置能提高學生出席率的說法。卡隆表示:「在我的課中,出席率近乎百分之百的原因是因為,學生知道要是缺課的話,他們就無法當場答對問題而得到分數。」

學習者開始思考

現在,卡隆已經在他的學生中成為一位英雄了。「我得到年度最佳教師獎,」他說,「而這全拜這樣的技術所賜,因為我並沒有那麼好。我已經教了13年的書了,從未得過這樣的獎,等到我開始使用這東西之後,卻成了受歡迎先生。」

根據卡隆和其他使用者的說法,按鍵裝置另一個好處是,它降低了上課中傳遞紙條以及學生利用手提電腦上網瀏覽網頁的情形。

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學和腦部科學教授克里斯‧哈訥斯泰德(Chris Jernstedt)從2001年開始,就在課堂上使用掌上型組織器(hand-held organizers),它像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藉由這個組織器所激勵出來的強烈的互動,讓他重新思考學習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哈訥斯‧泰德表示:「我們知道,當一個人學習的時候,生理改變也會隨之發生,而大部分的大腦活動的發生是出乎於我們意識上的認知的。假如你將這些概念全部放置在一起,認為真的必須要重新設計關於我們如何真正學習,那麼全部有用的辦法都指向一個關鍵:學習者必須參與。」

哈訥斯泰德說,現在當他備課時,他想的不再是他要怎麼跟學生說,比較多的是,他要他們做些什麼。「我要怎麼激勵才能讓他們腦袋運作?這才是重點所在,而我已經發現這種設備根本改變我的教學。」

開始使用科技來參與授課,會使那些害羞的學生更有勇氣舉手嗎?哈訥斯‧泰德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從學生方面所聽到的是他們得到更多的授權,」她說。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史丹佛大學教育學院榮譽教授賴瑞‧古邦,同時也是《銷售過多和使用不當:電腦運用於教室》這本書的作者,他認為,這種按鍵裝置不太可能會成為一項永久的教室固定設備。「這就是我所謂的新奇作用,雖然它提升了教學,但是它確實使那些能將教材組織起來,並使之變得有趣的教師失勢了。」

古邦回憶起30年前在史丹佛所做的一個實驗,當時相似的遠端遙控裝置被設置於工學院大樓裡的桌內。在該棟大樓內授課的教授們使用了那項裝置幾次後,則放棄不用。最後,該項裝置則被移除了。

但話說回來,這30年來的改變真的很大。

fr.: fr.: 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