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光照療法
資料提供:王世傑
失眠問題非常普遍,人口中約35%在過去一年內曾有過失眠經驗,一般門診常可看到安眠藥的處方,更糟的是,慢性失眠的病人有長期服用安眠藥的傾向。不靠藥物睡個好覺,幾乎是所有失眠病人的共同心聲。
針對失眠的處置,最好的辦法就是對症治療,根本解決失眠的原因(身體不適、心理壓力、成癮物質、吵雜環境等),服用安眠藥是不得已的做法,但是實際上往往有所不逮,即使排除所有干擾睡眠的因素,只要一天沒睡好,病人還是會陷入極度焦慮,不得不藉助安眠藥。
陽光可以抑制腦部松果體產生褪黑激素(melatonin),是控制睡眠週期最重要的物理因素,尤其波長509nm的光波。日照不足,腦部褪黑激素的濃度就會上升,引起睡眠紊亂,間接影響情緒,北歐位於極圈,秋冬季節缺乏陽光照明,當地居民特別容易罹患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輪值夜班及長途飛行的人們,缺乏日照或者處於不同時區,一時無法調整體內生物時鐘,因此睡得不好。光照療法是利用亮度可達國際標準照明單位一萬流明(Lumen,光源在單位時間內所發出的光的總能量)以上的特殊照明器材,每日照射三十分鐘以上,抑制褪黑激素生成,延遲入眠時間,並進而校正睡眠週期,改善失眠症狀。利用光照療法,治療季節性憂鬱症、輪班工作引起之生理周期及睡眠問題,都有不錯的療效。
年紀老邁常有白天昏睡、夜晚淺眠及早醒的現象,光照療法比較不會引起跌倒意外或者加重認知功能障礙,特別是年老的失智症病患,是相當安全的治療方式,可輔助甚至取代安眠藥物。一般的失眠病患,如果完全排除其他失眠原因,又顧忌安眠藥物的成癮性,也可利用光照療法,當作替代的治療模式,藉著調整睡眠週期改善睡眠品質。
fr.: http://tw.health.yahoo.com/040513/11/naqu.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