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Thursday, June 10, 2004

發現創意之島-陳永泰,真愛密碼讓本土金飾發光

學歷不是問題,創意才是重點,而定位正確的設計與品牌,足能讓傳統產業日新又新

《數位時代雙週》第83期‧採訪撰文/林正峰

2000年情人節前夕,「真愛密碼」董事長陳永泰找上藝人曾寶儀擔任產品上市的代言人,當時經紀人心裡直犯嘀咕,懷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本土金飾品牌,真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飾品市場勝出?四年後的今天,「真愛密碼」已成台灣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多位藝人爭著要為這個時尚感十足的品牌「J'code」代言。

設計討喜,新款式搶攻市場

鮮有人知道,一手打造這個台灣金飾品牌成為時尚象徵,引領一波流行跟風的傳奇人物,其實來自雲林的窮鄉僻壤,只有國中畢業,即使已貴為知名品牌的董事長,仍時常因低學歷而自卑,連攝影記者拍照時建議他舉起大姆指展現自信,他都擔心太過「臭屁」而婉拒。

許多人嚮往創意人的職場生涯,陳永泰在工作上的創意,卻是給逼出來的。退伍後的陳永泰,向父親借了一百萬元開設銀樓,沒料到才半年光景,金庫就遭竊,頓時陷入愁苦。向妻子親友周轉來的一點本錢,也只能批點貨「跑街」(到各銀樓推銷),還常被批發商刁難,淡季時被硬塞貨,旺季時卻無貨可批。

用全新品牌擺脫土味形象

與其他拎著大提袋現鈔去批貨的買家相較,「我沒有別的優勢,只有一顆腦袋與一雙勤快的手,」陳永泰說,因為缺本錢、買不到貨,索性自己做。1982年,陳永泰買了基本設備,周轉金已所剩無幾,能買的材料不多,乾脆專攻用金量較少、周轉較快的彌月金飾市場。為了讓產品更突出、更好賣,「只好想盡辦法設計討喜的新款式,」憑著比同業腦筋動得快,陳永泰總算站穩了第一步。

但是求新求變的他,並未就此滿足。眼見傳統金飾都是手工打造,效率欠佳、品質也未必好,陳永泰決定自成一格,「我設計開模,採用半手工的方式,產量比同業大,成本也低很多,」陳永泰笑稱,現在金飾同業都視這種作法為理所當然,可是當時卻沒人這麼做。

世界黃金協會在1990年代初期,將金飾行銷觀念引進台灣,為陳永泰開啟了寬闊的眼界。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陳永泰,像乾燥海棉般,飢渴地吸收各種行銷專業知識;他所經營的長城金銀珠寶公司,更積極參與世界黃金協會舉辦的每次設計比賽與聯合行銷活動。

無奈台灣金飾品陷入低層次的價格血戰,即使有好設計,「缺少品牌,像是沒了根,」陳永泰因此決定要打造全新品牌,以打動現代人的設計,才能讓金飾擺脫土味,成為時尚象徵。

藏身在木柵秀明路的長城金銀珠寶公司,如同尋常住宅,內裝極簡,不用的冷氣立即關掉;但這位不喜浮誇的老闆,卻肯為了「真愛密碼」四個字,花費100萬委請專業人士設計,以將近一年,與顧問公司一起動腦,思考品牌的名稱和定位。最後還經過焦點團體的意見調查,才作成決議。

傳統產業也可以日新又新

台灣過去曾有過金飾自創品牌,但多數都失敗了,陳永泰認為是陷入傳統銀樓的經營模式,市場區隔不夠清楚,如果要現代感,一定要開發年輕族群,但不能過於前衛,顧客基礎才會夠大。幾經思索,陳永泰決定了真愛密碼的定位,在時尚感之外,還能成為傳遞真情的媒介。

真愛密碼開發出多項熱賣的創意產品,陳永泰本人也是設計部門的靈魂人物,因為對低學歷的自卑,激勵陳永泰更勤勉於學習,自稱「天性好奇」的他,每每見到各種素材的飾品,都會想盡辦法了解其中的原理與製造過程,作為增加設計創意的來源。

陳永泰在訪談中真情流露的謙卑,反而令記者自慚,即使他總是以見識淺薄者自居,但他在金飾市場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品牌行銷策略的掌握,均頗具真知灼見。當年他耗費巨資、購買電視廣告、委請明星代言的作法,看在台灣金飾同業眼裡,根本是愚不可及的作法;但陳永泰一路走來的成功創意,卻令周邊的人不得不佩服他前瞻的眼光。學歷不是問題,創意才是重點,而定位正確的設計與品牌,足能讓大多數的傳統產業像真愛密碼一樣日新又新。


【陳永泰小檔案】
年齡:46歲
現職:真愛密碼董事長
創意成果:J'code、Amor

fr.: 數位時代雙週雜誌電子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