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3年 怪胚尋找獨角獸
【記者陳怡君台中專訪】
「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獨角獸,一隻寂寞、找不到同類的小怪胚……」花了3年多單車環球的Vicky(見左圖/陳怡君攝),以獨立小動物形容童年的自己。「在歐洲旅行一年,讓我有找到同類的感覺,原來有那麼多人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就是物質欲望低,渴望生活品質與精神生活。」環球之旅不但是Vicky小學五年級時樹下做的夢,更是怪胚尋找獨角獸的同類探索之旅。
Vicky身材嬌小神采奕奕,言談間雙瞳不時閃著火焰,彷彿救國團大哥哥收放自如的陽光活力。以獅子布偶和非洲救起的藍色小猴為幸運物的Vicky自稱,自己個性像太陽,卻不免失之焦躁,同行的伙伴Pinky好比月亮;Vicky喜歡演講、最好是那種1千人以上大型的場子,Pinky則擅長帶小型文學課程;旅途上Vicky扮演「苦力」,負責修車、搭帳棚、煮飯,Pinky當「公主」看書、寫日記、講解各國藝術風情,這樣的分工公平嗎?看兩個人至今還是焦不離孟的好夥伴,當事人顯然樂在其中!
Vicky強調,歐遊一年大大改變她的價值觀。旅途上認識的歐洲朋友,對自我實現和成就的想法迥異於台灣。在當地人看來,名與利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標準,擁有充實寧靜的生活才是歐洲人嚮往的。這讓從小不信服「好學校=好工作=好老公=美滿人生」主流價值的Vicky先是震撼後是開心,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和自己抱持著同樣生命信念。贈送Vicky & Pinky單車的荷蘭設計師哈特曼先生說過:「台灣人和荷蘭人一樣,因為以貿易立國的緣故,頭腦靈活,不同點是台灣人不懂得知足,總是無止境追求物質,不像荷蘭人追求精神生活。」發現歐洲朋友活出和自己相同的生活態度,讓行前迷惘於台灣紛擾的Vicky,騎出自信,繼續自己堅持的怪胚人生。
Vicky說:「在國民所得高出台灣一倍以上的歐洲國家,人民不會汲汲營營地向外跑,閒下來大家就會徜徉在戶外或靜靜地看書、思索;所得高的人對物反而更珍惜,東西買很好就要用很久,還可以傳給後代。」Vicky慢慢將「不要急,慢慢來」「想清楚,再去做」的觀念與生活在「衝衝衝!賺錢第一」社會裡的台灣人分享,Vicky表示:「這就像種植夢想在人們心中,雖然最後只有一兩顆會萌芽,但是那個過程是美好的。」
齊豫唱過「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Vicky回台園丁生涯兩年半,在塵埃漫天人心裡種植夢想。
Vicky & Pinky夢想家作品
踩著夢想前進(大田出版社、1999)
單車飛起來(大田出版社、2000)
Vicky & Pinky單車環球夢(經典雜誌、2002)
候鳥返鄉(攝影,大塊文化、2003)
頑皮藍小猴(美繪本出版、2004)
專屬網站:藍色空間工作室Vicky & Pinky Blue Studio http://www.vickypinky.idv.tw
fr.: 台灣立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