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Wednesday, April 21, 2004

自信,讓人生「亮」起來!

很多人都愛看伸展台上的模特兒,覺得他們不論男女,看起來永遠都健美出眾,而他們渾身所散發的那一股雍容與自信,更把身為模特兒的漂亮襯托得更耀眼燦爛!那種堅信自己的表現會亮眼傑出的心情,就是自信由內而外所發散的魅力效果,可見「自信」的重要!

人之初,自信本在!

自信對人生有正面影響

所謂「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人一旦對自己充滿自信,在舉手投足間都能夠散發一股足以「照亮自己、感染別人」的魅力與氛圍,也能讓自己在課業、報告、活動、職場上的表現加分喔!

家庭教育是養成自信的關鍵

根據心理行為跟精神分析專家的研究,他們都認為孩子一出生,其實就已經有基本的自信認知了。因此,父母只要在家庭教育上多花些心思,以正確輔導方式來教育孩子,就能夠有效增進孩子的自信,並漸漸將之融入成為其人格特質的一部份,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甚至長大成人以後的競爭力、受挫力,都有顯著的幫助。

為什麼孩子會沒自信?

沒自信的危機—孩子看不見自己

雖然專家認為自信是孩子與生俱來、生而有之的特質,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仍會看到許多從小小年紀就變得膽小、畏縮的孩子,他們在群體中常是沉靜、少言,對於新事物、新同伴、新環境都比較不易適應、不敢跨出原本的圈子,有點像隱形人的位置。

你對孩子的教育正確嗎?

專家表示,這樣的孩子除了天生的自信就比一般孩子缺乏以外,家庭教育則背負了更大的負面影響,例如父母長輩對他種種行為的禁止、處罰、嚇阻……等,長期下來造成孩子的自信不斷流失,養成孩子有「少做、少說就少錯」的心理,變得小小年紀就故步自封!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原則一:用鼓勵取代責罵跟否定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乖巧,不過,孩子就算再聰明,還是得經過學習、反覆練習的階段,才能夠學會生活上的許多技巧、規範、習慣。

所以,為人父母者千萬不要期待只要講一次、教一次孩子就會懂,以後就都會記住、做對,必須要有多次反覆講解,並且多用鼓勵、暗示啟發的方式來輔導孩子,才不會遏止了孩子的學習力與自信心。

原則二:把握機會教育,當下給予肯定或糾正

幼兒的記性是比較沒有組織的,記憶力也沒大人深遠,因此,父母對於要給孩子糾正,千萬不能一個月才來一次「秋後算帳」!

舉例來說,孩子兩個星期前因為調皮又不聽長輩勸告,玩打火機燙到手,如果兩星期後的現在,家長看電視新聞的火災報導而聯想起來,頂多只能來個「機會教育」,告訴孩子玩火的可怕,而不能由此去責備他兩星期前的頑皮,否則孩子會被罵得糊裡糊塗,不但教導沒效果,信心也因此逐漸流失。

原則三:依孩子的能力來教導、要求

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點」,孩子才剛會走路、講簡單語詞,爸比媽咪就迫不及待地要教他認字卡、學ABC;孩子才剛上小學一年級,爸媽就又開始尋覓各種才藝、會話、心算補習班,想讓孩子學得更多!

然而,有句話說「揠苗助長」,父母若給予孩子太多超出他能力的學習範圍,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挫折感,積年累月下來,如果孩子一直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會大大扼殺他學習的興趣跟動力,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永遠做不好,自信心就此越來越黯淡了。

叮嚀

一個社會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方能組織出面向健全的社會;而人才的產生需要從培育著手,在培育前得先發掘「種子」;而一個人能否成為某個領域的種子,還有待他自身的自覺、自知,才能以自身認知為圓心,以自信為半徑,漸漸醞釀畫出一個完滿的圓,才能成就有意義的人生!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讓他此生受益無窮!

fr.: BabyDJ媽媽報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