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Monday, April 26, 2004

生孩子?先寫計畫書

【賴慧滿(親職教育講師)】

十二年前,我在美國選擇「溫柔生產」的人性化方式生第一胎。當時有兩種選項,一種是將醫療人員請進家門做居家分娩;另一種是在像度假套房的「樂得兒」產房裡,完成生子大事。

無論所選為何,生產計畫一定要在懷孕期間與婦產醫療團隊討論底定。

當我的助產師與婦產科醫師告訴我,我與外子要在下一次產檢與他們談談「生產計畫」時,我們還真不知道到底該「計畫」些什麼?後來才知道,生產計畫是要我與外子對生產大事慎重溝通,形成共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將生產計畫的內容,逐一與醫療團隊討論。

這對我們是種「文化震撼教育」,我們開始向很多好友詢問,他們寫過的生產計畫有哪些?我們也才知道,新手父母能了解越多,心理就越有準備,在生產過程中,才能臨危不亂。

有些事項一定會被列入討論,例如:1.產婦想要如何被照護、被支持,以完成愉快的生產體驗。2.對於產房的要求,例如選擇樂得兒產房或者待產室、產房、恢復室三合一。3.生產時,不剃陰毛。4.生產時,能自由走動,必要時可沖澡以放鬆心情。有效的疼痛管理與指導。5.可以喝果汁等維持體力的食物。6.對於胎心音的測知儀器,要全程綁在身上,或間歇的探測?7.要不要使用麻醉藥物?8.生產的姿勢?要怎麼使力?9.會陰切開與否的討論。是否由父親來斷臍?10.如何創造對出生兒的友善環境,例如強光轉弱,以免直接照射寶寶。11.選擇哺餵母乳或人工乳?是否母嬰同室等。

父母越是積極關心了解,就會越謹慎照顧自己。這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會使你自在面對,安度生產的大考驗。

【2004/04/26 聯合報】
fr.: http://udn.com/NEWS/LIFE/X1/1977807.s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