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名校迷思 新資優班來勢洶洶
記者劉淑婷專題報導
北市核准13所公私立高中設立資優班﹐下學年度即將招生這批新的資優班遍布全台北各地﹐來勢洶洶﹐企圖顛覆中正﹑中山區的精英傳說
北市原有建中﹑師大附中﹑北一女﹑中山女高等校的數理資優班﹐但多集中於中正﹑中山等區為拓展多元精英普及﹐北市教育局通過「高級中學設置學術性向資賦優異班實施方案」﹐試圖打破精英來自名校的迷思
這次通過審查有13校﹑6類資優班﹐通過率將近一半﹐包括陽明高中的「數學資優班」﹐麗山高中﹑景美女高的「數理資優班」﹐大直高中﹑成功高中的「自然資優班」﹔在人文社會方面﹐西松高中﹑南湖高中﹑和平高中﹑私立靜修女中設立「英語資優班」﹐明倫高中則設「語文資優班」﹐北一女﹑建中﹑中山女高設立「人文社會資優班」
依規定﹐評審平均未達85分者予以從缺﹐國文資優班就屬於「從缺」教育局強調﹐審查有兩大特色﹐第一是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並重﹐其次是區域均衡發展各校使出渾身解數
不過對大部分學校而言﹐除了原設有資優班的學校已有經驗外﹐其餘各校都是首次與資優生接觸﹐縱使之前各校早已私下以各種方式培訓校內資優生﹐但這次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名正言順機會﹐當然得使出渾身解數
雖然多位高中校長評估﹐資優班的成立﹐勢必對學校招生有一定的號召作用﹐並影響到校際間的排名但他們也清楚的知道﹐虛有其表的資優班對學校而言將是一種負擔﹐如何打造完美堅固的資優搖籃﹐在校長心中已有了藍圖
成功高中
成功高中校長鄭英敏對剛通過申請的自然資優班給予高度的期待﹐他有信心地說﹐以學校百年歷史在自然科學領域奠下的深厚基礎﹐成立自然領域資優班是再自然不過﹗
鄭英敏滔滔不絕地表示﹐從日據時代一直到現代﹐成功高中學生在自然科學方面傑出的表現是各界有目共睹的﹐校內的「昆蟲科學博物館」遠近馳名﹐多年來擔任各校生物活體供應中心的角色﹐在高中自然科學領域算得上首屈一指﹐要不是礙於辦法限制﹐成功高中早有成立資優班的打算
鄭英敏說﹐成功高中的自然科學資優班涵蓋5大學科﹐包括生物﹑物理﹑化學﹑地科及資訊﹐班級特色是以生物科技為主﹐統整其他學科自然科學研究班﹐除了學科能力加深加廣外﹐專題研究也是未來加強重點
不同於其他學校的資優班﹐鄭英敏驕傲地說﹐有百年歷史的成功高中﹐遍及世界的傑出校友﹐將是成功高中資優班一大資源與特色﹐在傑出校友同意下﹐未來該校30名的資優生﹐將有機會與畢業於成功高中的世界頂尖科學家一同鑽研自然 儩M達到「成功薪傳」目的
麗山高中
以科技為重點發展的麗山高中﹐這次選擇則以數學領域成立資優班校長鄭顯三表示﹐數學為一切科技領域之母﹐過去學校在發展自然科學時﹐數學老師的參與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對該校數學資優班相當有信心
有別其他高中學校的情況﹐麗山高中校內文理組學生的比例是1︰9﹐在教育局政策轉變後﹐以科技立校的麗山高中仍不放棄對學生的數理科學研究的培訓計畫﹐針對數理方面資優的學生給予單科免修的彈性處理﹐以照顧更多特殊領域性向資優的學生
鄭顯三強調﹐未來學校將採取多元化的遴選管道爭取數學資優生﹐目前方向定為國中基測表現﹑性向測驗資料﹑專業教師面談以及國中教師推薦等﹐課程的規劃也不僅僅侷限在數理方面的推廣﹐秉持著過去學校的培訓經驗外﹐也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素養
西松高中
申請英語資優班通過的西松高中﹐今年將招募國中基測英語滿分而百分等級要在93以上的高一新生加入﹐學校表示﹐過去幾年進入西松高中的學生﹐1/4以上的基測英語分數都在55分以上﹐常態編班的狀態﹐讓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得不到較好的照顧
對於英語資優班的成立﹐西松高中的英語老師熱情期待﹐不少專精於英語的老師﹐早已摩拳擦掌﹐一系列的聽﹑說﹑讀﹑寫課程規劃﹐給予學生即使在補習班也得不到的優渥資源﹐遠距教學中心的網路跨國機制﹐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沒有國界與時差
北一女中
擁有老字號數理資優班的北一女中﹐今年也通過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設置﹐教務主任楊世瑞表示﹐目前課程傾向高一不分組﹐高二則依學生的性向分為國文﹑英文及社會學3組﹐藉著課程的導引﹐讓過去對人文學科有高敏銳度的學生﹐不必再屈就高中課程規劃的限制
對於13所高中各領域的資優班﹐教育局強調未來會善盡督導與輔導責任﹐學校也必須定期實施自我評估﹐或聘請相關專家到校訪視或評鑑﹐並嚴格審查及要求學校落實資優教育﹐不得變質成為升學導向班級﹐以確保資優班實施成效及教育品質
寧缺勿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前世界資優教育協會WCGTC主席吳武典表示﹐樂見這項將權利下放的政策﹐給了學校自主發展的機會﹐也有助於資優教育的多元化﹐以打破城鄉差距的遺憾﹐但美意的設計﹐必須要有明確的遊戲規則規範﹐才不至於造成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象
吳武典強調﹐資優的認定見仁見智﹐但前提是寧缺勿濫﹐在遊戲規則的明確規範下﹐學校要負起教育者的責任﹐在專業知識的成外﹐教師本身也必須有一定的成長計畫﹐過去資優教育最令人詬病的就是教師的專業成長不足﹐未來的資優班應引以為鑑﹐因為「孩子的生命不能重來」﹗
fr.: 台灣立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