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Wednesday, May 05, 2004

男人是社會的負擔?

文-宋東(資深媒體人) 
2004年5月 e天下雜誌

到底造物主為什麼讓這些無用的單身漢大量存在?
這麼沒有效率的動物社群,為什麼還能在大自然嚴酷的優勝劣敗淘汰中,持續繁衍?


先別誤會我支持女性主義。

但是,每天打開電視,看到世界大大小小因為爭權奪利,而演出的嗆聲、抗議、逼宮、戰爭,就不免好奇,為什麼大部份都是男人?

聽著這些男人幾乎毫無實質內容、無具體行動方案的夸夸之言,更不免好奇,為什麼這些男人不能去做一些對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事?

即使有些男人會賺錢回家,但是夫妻合併申報所得的稅率,讓每個以往單獨報稅的女性也開始懷疑,到底男人是不是個負擔?

事實上,從世界上許多生物的生存模式看來,男性真是社會的負擔。

從無脊椎的蜜蜂、螞蟻,萬獸之王的獅子、大象,到靈長類的猴子,負責維繫社會運作、傳遞種族香火的,都是「女的」。

一夫多妻制的社會裡,雄性動物一成年,就會被趕出社群,在外面遊蕩。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找機會打回原來的社群,搶下獅王、猴王、象王的位子,和他的成群妻妾。

先是聯合同時遊蕩在外的雄性次要敵人,趕走舊王,馬上開始彼此互鬥,分出誰才是真主,以完成「世代交替」。

這對於任何生物的「社會」來說,都是缺乏效率,也是浪費資源的行為模式。

單身漢那麼多怎麼辦?
有人曾仔細研究過海象社群,發現4%的雄海象竟然壟斷了88%的交配量。也就是說,有96%的雄海象過著單身漢的生活。這些無所事事的雄海象,卻消耗了整個族群超過半數以上的食物,因為,成年雄海象的體積比雌海象龐大許多。

這些數目過剩的雄海象,什麼事都不做,每天只等著機會取代那4%的海象王。

白養著一大群雄性單身漢,任憑他們消耗族群中半數的食物,不僅不事生育,而且不時因為搶奪王位而鬥爭。很顯然的,這個族群的經濟效益沒有得到最好的發揮。

站在經濟學的角度看來,這種社會資源分配的方式,實在太沒有效率。如果雄性把他們浪費在相互爭鬥的精力,轉移從事更有用的活動,整個種族將可在耗費較少精力、食物的狀況下,養育更多子女。

企業家若是看到海象的世界,也一定同意,這麼多單身漢每天所做的事,對種族的生存來說,根本是「浪費」的。

但,若企業家來到孔雀的世界,就更受不了。因為這些每天穿戴著厚重、絢麗羽毛的動物,更是浪費的極致。。

這些單身雄孔雀,每天最擔心的事,就是他們的美麗。因為他們需要藉此爭取母孔雀的青睞。不時這些有著無用大尾巴的雄鳥,就會抖擻著撐開他七彩、美麗的尾巴,列隊供雌鳥觀賞。雌鳥會從這些不停在面前走過的雄鳥中,挑選一隻,跟牠交配。

除了抖擻絢麗,雄孔雀通常還會扭擺肥大的屁股、把脖子彎曲成奇怪的形狀,發出驚人難聽的叫聲,希望引起注意。

雄孔雀背著這麼沈重、笨拙的尾巴,使他們不能從事有用的工作;他們花在唱奇怪歌曲的時間和精力,更是危險,因為這不僅會替孔雀群招來獵食者,同時消耗自己太多精力。

是不是讓人想起,即將在「520」總統就職典禮當天,瘋言瘋語的政客?

經營之神眼中的 「最適效率」
到底造物主為什麼讓這些無用的單身漢大量存在?而這麼沒有效率的動物社群,為什麼還能在大自然嚴酷的優勝劣敗淘汰中,持續繁衍?

會不會……這些看似浪費、無用的現象、性別特色,事實上才是最有效率的演化方式?

《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作者、演化論大師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認為,的確是如此。

他在《伊甸園外的生命長河》(River Out of Eden: A Darwinian View of Life)書中指出,生物演化的過程中,不喜歡太優秀或太不優秀的品質,除非這些配件(器官、基因特質)跟全身其他部位達成平衡。

他舉了一個經營效率之神—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例子說明。

福特針對他著名的T型車,做過一個廢車市場調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零件都耗損了,只有一個叫「鎖定座」的零件還可以用好幾年。福特馬上決定:T型車的鎖定座「品質超過需求」,下令未來應降低這種零件的品質。

這位經營之神的理念是,若是福特汽車提高所有零件的品質,T型車就變成勞斯萊斯了,經濟效益的計算馬上不同。既然追求「最適效益」,合理化生產方式應該是降低鎖定座的品質。

「尤其牽涉到兩項不同的生命主題時,我特別願意讚許這種平衡,」道金斯指出,在人類眼中無用、浪費的雄孔雀,在孔雀族群的演化中,卻肯定扮演了「最適效率」的角色。

面對即將有一大堆男人彼此叫囂、打鬥的5月,這也許是個比較能夠冷靜面對日子的看法。(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fr.: 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41/041076.asp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