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Tuesday, April 27, 2004

我們都是補習長大的

文/尹怡君

即便強調多元入學管道,有可能更為加重的升學負擔,讓幾乎每個城市主要車站附近都有的補習街,燈火更加的通明,而事實上,補習班走過台灣的經濟起飛期、加速期,從技藝訓練到升學輔導,再因國貿的需求以及留學風潮興起、與國際接軌的壓力,留學考試的課程以及外語訓練便逐漸成為補習班授課的大宗。

據教育部統計處於一九九八年時所進行的「台灣地區短期補習班概況統計調查」顯示,截至一九九八年底,台灣地區已辦理登記並獲核准立案的各類型短期補習班,總數為五千五百三十六家;由於之後教育部並未再實施新的全國性調查,因此,目前的補習班在加盟連鎖風潮下總數有多少,可以將當年的調查結果作為一個增減的參考。

在五千多家的補習班裡,升學文理類居冠,相差無幾而居次的是語文類,再次之的依序為珠心算、其他、資訊、舞蹈、美容美髮、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撇除以補充學校教育的各學科補習班之外,語文一直是坊間林立最多的補習班別,如二○○一年Money Guide理財雜誌所做的台灣十大最富潛力的加盟行業分析所指,「兒童美語」被認為是最具賺錢實力的加盟行業,第二名則是「安親課輔」。在刺激與需求的兩端,家長將孩子帶進美語補習班的熱烈情況由此可見一斑。而參佐教育部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的「台灣地區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學習及生活概況調查報告」,總體而言,學生平日放學後參加校外補習的比率為四十三‧○六﹪,而補習的項目最主要的是學校功課類(二十七‧四四﹪),次之是外語類(二十‧四七﹪)、才藝類(七‧一八﹪)、其他類(包括作文、書法、心算、象棋、圍棋、安親班等項目,占一‧九二﹪)、運動類(一‧五二﹪)、電腦類(一‧四六﹪),又可以再度看出學校功課的排名一再地在補教界、家長與學童心裡奪冠,而外語教學的市場潛力也不容小覷。

關於外語的學習,目前以英語(美語)最為普遍,中小學生曾參加校外英語補習者,占了六十二‧六九﹪,而最早參加校外英文補習的階段,則大多數發生在「國小四到六年級」,占所有階段的三十四點二八﹪,之後依序是「國中階段」(十一‧五五﹪)、「國小一至三年級」(十一‧一二﹪)、「幼稚園」(五‧一八﹪)、「高中」(○‧五七﹪),除此之外,仍有三十七‧三一﹪的中小學生從未參加校外英文補習。絕大部分的學生有在校外補習英文的經驗,也集中在國小中高年級和國中階段,可知家長與學童在此一時期非常重視英語的能力培養與表現成績。

孩子究竟缺少什麼呢?不知道這答案是由孩子本身或是家長、補習班得來的。當我們希望一個孩子變得聰明、優秀,又總是看見他們學業成績或語文能力的缺口,恐怕這些「看見」和「以為」,也會讓缺口日漸地擴大下去吧!

fr.: 張老師月刊電子報〔http://www.lppc.com.tw/〕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