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eptual Daily

Friday, June 18, 2004

勞退基金讓你老來富?

 為增加避險管道並提高基金收益,行政院去年底核定通過勞退基金可從事海外投資,法定投資上限為基金淨額20%。

 雖然勞委會尚未決定勞退基金海外投資將採自營或委外經營,國際級投資機構如德盛安聯、美林、寶源已密切關注法令動態。「開放海外投資是大勢所趨,」勞委會官員指出,基於風險分散考量,委外操作及海外投資都是要走的路。

 1986年因應勞基法設置的勞退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賦予中央信託局運用勞退金的權限,四年後勞退基金獲准投入股市。2000年勞退基金銜命在萬點進場護盤遭套牢,帳面潛在虧損300億餘元,5月下旬被監察院糾正。

 目前總規模約3000億元的勞退基金,由中信局信託處六人小組負責操盤,初期勞退基金放在銀行定存獲利穩定,直到十四年前開放投資股市,報酬率才明顯成長。長期觀察勞退基金的資深媒體人分析,勞退基金在2000年之前的投資報酬率都算不錯,萬點進場也非勞退基金所願,幸而現在護盤責任由國安基金一肩扛起,勞工權益不致受影響。

 因為萬點護盤被套牢的前車之鑑,勞退基金決定交給專業操盤。前年6月勞退基金開放委外操作,將120億元基金委託日盛、群益、統一、復華、怡富、保誠六家投信代操。至5月19日為止,日盛代操績效33%最佳、統一報酬率25.95%、復華24.26%,群益23.52%;至於怡富、保誠因報酬率未達標準,已喪失續約資格(見表)。

 由於進場時點恰當,再加上操作前提又以確保獲利為原則,三年來勞退基金代操機構並未出現四年前臨危受命逆勢買超以致滿手套牢的慘況。在設定最低報酬率的保障下,勞退基金委外代操也有了好的開始;第二波勞退基金委外代操已開始徵求,將再增加120億元投入股市。

 代操基金的操作彈性大於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最低持股比例須70%),可以因為看壞大盤而滿手現金,只要確保委託人獲利即可。績效最佳的日盛投信,就因看到大盤籌碼淩亂、外資退場等狀況,提早將持股全數出清,不但沒有在美國升息及中國大陸經濟降溫的利空下受傷,更拉大與其他代操業者差距。

 日盛投信專戶管理部副總經理張島郎強調,委外代操首要追求「絕對報酬」及「正數報酬」精神;操作績效不只要打敗大盤(beat index),更要保證獲利。

 「退休金管理愈來愈重要,」專責勞退基金收支保管的中信局信託處副理劉玉枝指出,退休基金管理制度在台灣還有很大的研議與發展空間,因為起步晚,這個興起的市場被投信業者視為待開發處女地,只待相關法規制度成熟。

高齡社會催生退休金管理
 劉玉枝分析,台灣社會與歐美同樣面臨老年化問題(台灣每八人中就有一個老人),加上人口出生率不斷下滑,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算,退休金規劃管理愈來愈重要。美國著名的401K退休基金嘉惠四千萬人;同樣為人口老化所苦的香港(預估2031年每四人就有一人是老人),三年前新推行的MPF制度或許值得參考。

 MPF是Mandatory Provident Fund(強制性公積金)的縮寫,是香港第一套勞工退休金管理制度,成立至今規模970億港元,有三百多檔基金獲准為MPF成份基金,範圍涵蓋股票型、平衡型、債券型、保本等各式基金,德盛安聯、富達、蘇黎士華人銀行等均是MPF計劃一分子。

 與勞退基金相同,MPF也是強制提撥。MPF規定至少30%須投資於港元資產,勞退基金也將開放海外投資。

 但MPF採個別公司管理,員工可自行在MPF成份積金中,選擇要投資的標的。一旦離開原工作崗位,這筆資金可以跟著移轉。

 但MPF並非十全十美,一次給付是其最大弱點;這也是勞退基金面臨的問題。德盛安聯資產管理亞太區市場部總裁康禮賢(Dr. Mark Konyn)分析,MPF讓員工退休時一次提領,並未協助退休人員規劃這筆資金,對不擅長投資理財的人來說,退休金可能在幾年內花個精光,仍無法保障退休後生活。

 理財教育也挑戰著香港退休金管理制度。雖然多數員工透過所屬企業參與退休基金管理,仍有許多自行創業、非雇員身分的勞動人口,因理財常識不足誤選投資標的以致血本無歸。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畫管理局高級經理李子林表示,強積金局每年均推動公眾教育,希望勞工慎選投資標的。

 李子林坦言,MPF並非萬靈丹,「畢竟將來退休可以拿回多少錢,是根據自己選擇的投資標的表現而定。」台灣公務人員也因退休制度從「確定給付制」改為「部分儲金制」,以致退休生活不確定性增加,民間更戲稱退休後「領多少要看運氣」。

 李子林說,即使有強積金制度的保障,社會福利與個人儲蓄仍是安定退休生活的另外兩大支柱,只有三大支柱同時運行,才能真正保障退休後經濟安全。

fr.: http://www.gvm.com.tw/theme/inpage_cover.asp?ser=9842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